与西方文化对话 上一个 | 下一个

商品描述

包装清单

保修条款

 
    “要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临死时为自己写好的墓志铭,也成了他告诫后人的箴言。作为未来社会文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当代大学生,“认识自己”,其对象显然已不能满足于一己之自我,而是更广大的社会和世界,有自己融入其中的更广泛的人群、同类。于是,对人类的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西方文化就成了我们视野中的应有内容,成了我们对话的应有对象。
    “西方”原意是个地域概念,但历史上关于它所指地域的范围、地区,无论是欧洲人还是我们华夏人非但说法不一,而且相去甚远。而我们采用的“西方”基本上就是一种文化的概念,既有别于纯粹的地域概念,也不是“冷战”时期流行的作为“资本主义”代名词的政治概念,而是以“两希”(古希腊、古希伯来)传统为源头,区别于以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为渊源和代表的东方文化的那种“西方文化”。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西方文化含义,前几个世纪的殖民化过程已经把它拓展到全球的大部分洲,所以,要在有限的篇幅内突出主要的、精髓的内容,作一种既照顾历史又抓住中心的选择似也难免。本书所涉及的西方文化就是指西方文化的中心区域――欧美地区的文化。
同样,“文化”一词也不易界定。既然在说西方文化,我们就不妨听听西方人是怎么说的,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曾说: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上所学得的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等,以及其他能力与习惯。但人们并不满足他的这种把“文化”与“文明”混淆的界说。现代西方人类学家就认为:“文明”只是“文化”的子概念,是相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的已开化的类型。如果没有法律规范、不懂得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原始人类是野蛮的、不文明的,但绝不等于他们就没有属于他们时代的文化。而对“文明”的这种道德水准的界说,同样也受到了物质的、工具的和其他可量化的标准说法的质疑和挑战。于是,不断出现的诸如从人类行为形式,从生活方式,从物质、社会语言、精神等不同的侧面、角度所下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做过统计,文化的定义之多,迄今不少于160种,以至于产生了一种极端看法:认为有多少人研究文化,就有多少种文化定义。我们自然不会同意这种文化定义的虚无主义观点,也不会纠缠或沉湎于那些概念和定义之中难以自拔;我们在承认西方文化涵盖广大的同时,更倾向于它的特指意味。在我们看来,西方文化指的是具有西方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文化,可以看作是西方人之为西方人的精神背景。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视域里,摆在我们面前的也是一个源远流长、繁复驳杂的对象,大学生们能与之对话吗?回答是肯定的。不妨借用一句名言来消除不该有的自卑心理:“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放弃了因袭的包袱,又有着自己深厚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完全应该有平等地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对话的气概和能力。书名“对话”的寓意也在于此。对话就是阅读和接受,愈是精深愈能激发探索的激情,愈是繁杂愈将刺激辨析与思考!倘能通过这册小书,激起大学生们进一步涉猎相关知识的兴趣,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会心存一份欣慰和满足的。
    本书分成三篇:内涵篇主要是介绍西方各类文化的沿革和概貌;思索篇主要是考察影响西方文化的精神因素;而影响篇则落实到西方文化的当代面貌和趋势。
热销图书排行
 

书友留言

 

商品评论
表情:
内容:
用户名:
验证码: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