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 上一个 | 下一个

商品描述

包装清单

保修条款

 
      历经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现实,中华文明浴火重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乐观的预言认为20年后的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但即使在这种高速增长和乐观预期的氛围中,更需要认真思考和审视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虽然我们离开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架已经是如此之远,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一种新的我们不太熟悉的经济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但又在许多方面模糊不清。   
       改革的实践与问题对既有的理论和观点提出了挑战,可以说从改革伊始,经济学界就存在着争论与分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来看,是改革的实践在检验理论的生命力,而不是相反,抱残守缺与盲目崇拜都不足取。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长期受到前苏联和斯大林影响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和内容已经严重落后于改革的实践,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无法简单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范式来解释的现象。在新的历史背景与发展阶段,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需要以新的参照系和新的视野来审视改革问题,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明辨改革的成败得失,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提炼改革的大思路。目前最为关键和迫切的问题是重新审视关系到中国社会繁荣与和谐发展的制度层面的问题。   
      从制度层面来透视中国的经济问题,至今仍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改革为制度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与丰富的素材,已成为推动经济学研究的大金矿。年青一代的经济学者生逢其时,面对今天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变化,以及伴随而来的诸多现象与问题,中国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就可以回答和解释得了的,在接受国际学术范式的同时我们更关心本土问题。通过对本土问题的近距离观察、理解和透视,我们才可能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研究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正是在这种信念与欲求的驱使下,我们组织和编辑了这套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丛书,丛书计划采取开放式,由编委会长期负责选择、推荐符合丛书精神和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著作陆续出版。首批选定的书目共计六本,分别是《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城市企业产权的政治重构(1949―1956)》、《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异研究》、《中国:人口过剩与土地改革》、《从商品、产权到行为空间一一制度与契约分析的意义、局限及超越》、《药品价格管制的经济分析》和《宪政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等。尽管丛书的作者有着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不同学术背景,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对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中国的人口过剩与土地改革、产权改革、药品价格管制、宪政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其总体特征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某一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思考。   
      其中,桂勇博士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了重新研究与解读,重新从宏观方面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与所有权、与社会动员的关系,从微观层面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权力、产权、与社会行动者关系。范剑勇博士尝试用Krugman新贸易理论中的制造业中心一农业外围理论来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地理因素与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互为因果关系。他的研究认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本质上是与人口聚集互为因果循环的累积过程,而这个机制对西部地区的含义是加快西部农民向当地城市迁移,以便促进本地的制造业发展。赖涪林博士将中国土地改革全面放在世界经济背景与世界土地改革和自耕农制度变革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通过对佃富农和佃中农经济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新地主、佃富农、佃中农和游民无产阶级等阶层反映出来的中国社会变化中的经济学逻辑关系;揭示了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的内在历史关联,并从土地改革追溯了决定现代中国土地制度某些经济特征的历史性规定与制约。李健博士则通过对企业的本质、边界、产生及存续理由、相关制度和契约以及“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剩余控制权”等诸多问题的较深入梳理,对国企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王耀忠博士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应用信息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等经济理论,重点研究了药品价格管制的理论、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制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目前的药品价格管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王小卫博士应用宪政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了尝试性解释,认为“计划经济”的概括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传统经济体制内在的政治经济关系,提出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全能政府及其所界定的权利结构为支撑的经济系统,经济转型过程是权利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并把经济转型界定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与决定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游戏规则的转型两个层次。针对政府一市场二分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宪法一政府一市场三分法的分析框架。   
      丛书的作者都具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对于学术研究具有极其虔诚的态度,已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与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部丛书是他们对中国的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奉献的一份绵薄之力,以期通过与学术界的交流和碰撞来推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套丛书的顺利完成,首先感谢学术界同仁的慷慨支持,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本套丛书撰写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还要真诚感谢丛书的责任编辑方士华先生,正是由于他的敬业精神和辛勤劳动,才使这部丛书能如此迅速地与广大读者见面。
热销图书排行
 

书友留言

 

商品评论
表情:
内容:
用户名:
验证码:
 
 
进入编辑状态